第171章 路灯挂件在行动 (第1/2页)
北庭都护府,这是一座纯粹军屯的城市。 与其说这是一座城市,不如说这是一座军事堡垒。 北庭城建造于汉武帝时期,距轮台县只有几十里。 东汉初年,汉人势力退出了北庭,但是旧的北庭都护府历经几百年风雨,保留的很完整。 等大唐再次将影响力推到这里,就顺理成章的接受了大汉的遗产,重新设立北庭都护府,再次将影响力撒到漠北。 曹令忠是一名五十岁的老将了,他头发花白,不穿铠甲的时候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此时他坐在都护府的大堂中,看着大堂中央的沙盘苦思冥想着。 “传令,阿勒泰部擅自废立可汗,对大唐不臣,命令瀚海军派兵击之。” “传令,温泉、伯乐二地有匪盗出没,令塔勒等四部出团结兵讨之。” “传令,天山军押送军粮北上,不要走漏风声被回鹘人劫了去。” 连续好几条的军令发下去,每发出一道命令,都护府的掌书记就奋笔疾书记录下来,然后交给堂下跪拜的传令兵。 这些传令兵身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别对应北庭的三个直辖的州府和十七个羁縻州,每当有对应州府的命令到了,传令兵就立刻拿着命令下去,快马疾驰的去传递军令。 曹令忠就是通过这套系统,掌控整个北庭。 连续下了几道命令,曹令忠有些疲惫了。 塞北苦寒,曹令忠的身体也是大不如前了。 以前处理军令,连续一天都不带停歇的,现在每次下令都要思考半天,处理几道军令就感觉头晕眼花。 人不服老是不行了,可惜这北庭军中,后继无人啊。 原本都护府判官岑参是个人才,曹令忠以为自己可以将北庭都护府的旌节交给他。 可没想到安禄山叛乱,整个北庭局势都为之一变。 岑参带领北庭偏师入了关中,上次来信说已经带兵去了相州,也不知道大唐有没有收复东都。 不过曹令忠已经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了,如今北庭被抽走了不少人马,高昌城也不再转运军资,想要维持住北庭的局势,曹令忠每天都是殚精竭虑。 靠着以往个人积累的威势和人望,曹令忠总算是控制住了局势。 前几日建宁王派人过来,张口就要求北庭归附。 曹令忠让使者给建宁王带话,让他补齐了北庭拖欠的军粮再说。 使者骂骂咧咧的走了,曹令忠颇为不屑,一个二十多岁的郡王,不就是仗着出身高贵吗? 曹令忠也是为大唐镇守了北庭十年的老将了,朝廷派来这个年轻的郡王统管陇右道,曹令忠本来就是不服气的。 你李唐皇室把天下搞成什么样子了,心里还没有点数吗?现在又派来一个毛头小子到陇右争权夺利,是嫌弃祖宗的江山太大了吗? 曹令忠对于李炎的态度是不屑的,北庭不仅仅是朝廷的一个边防区域,而是大唐操纵北方游牧民族的大本营。 所以北庭大都护是正二品的高官,这可不是内地那些只需要管理民政的州刺史,这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曹令忠并不指望那些锦衣玉食的李唐王爷理解他这个北境大将的苦衷,只求这个建宁王不要过来找他的麻烦。 北疆已经危若累卵了,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大都护!” 一名掌书记快步冲进来。 虽然曹令忠只是北庭都护留后,也就是北庭都护府的副帅。 但是朝廷没有任命新的北庭都护,二是曹令忠在北庭的声望太高,所以上上下下都称呼他为大都护。 “什么事情慌慌张张的!” 曹令忠治军严格,对待都护府的署吏也用治军的一套,平日里署吏汇报工作都是小心翼翼的。 这个掌书记立刻叉手回礼说道:“大都护!高昌城的军资转运了!这次不仅仅有粮草,还有一千人用的军械!” 曹令忠疑惑的问道:“你说高昌城的军资转运了?” 自从新皇登基后,为了从回鹘借兵,彻底放弃了平衡回鹘的战略。 从去年开始,北庭都护府就缺衣少粮,就连日常更换的武器申请都被驳回了。 曹令忠甚至威胁也要带兵去高昌城抢,但是西州刺史李琇璋态度强硬,曹令忠只能憋了回来。 前几日建宁王的使者来了,曹令忠还提起这件事,让建宁王先补足了北庭拖欠的军资再来谈判。 没想到这么快就送来军资了? 这下曹令忠也惊讶了,掌书记接着说道:“建宁王霸府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