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牡丹凋零 (第2/3页)
姚慧珍的领导叫吴佳丽,自去年起,吴丽佳承包了燕京无线电的一个分厂。 原来,这些年燕京无线电厂由于债务繁重、资金紧张、历史负担等问题,发展举步维艰。 着眼转换经营机制,燕无(燕京无线电厂)开始实施内部改革,主要办法是划小核算单位。 他们把原来的车间、科室改为分厂,一下子就变出了几十个市场主体。 总厂与分厂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分厂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分厂消化自己的员工工资、水电费用、场地设备租赁费用,有的还要上交一部分利润。 吴佳丽的厂子一年多来磕磕绊绊,总算能给大家发得起工资,多少还上交给总厂一些利润。 昨天晚上,她竟然看到了姚慧珍的老公出现在央视,还是家资产近10亿元的新型钢铁企业的总经理! 姚慧珍在她厂里任会计,她与姚慧珍既是上下级,也是闺蜜。 她知道姚慧珍老公去年去了国外,怎么一转眼成了大老板了? 这还得了! 吴佳丽揪着姚慧珍审了一通,然后拨通了尹福茂的电话: “妹夫啊,你发达了,别忘了姐姐,我可是揭不开锅了,明儿就得卷行李去你家了。 你现在是家大业大,得周济周济你姐姐我啊。” 尹福茂无奈 无语,吭吭哧哧半天只说了句:“这事儿我得向老板汇报”。 吴佳丽是风风火火的性子,她打这个电话,本来是祝贺尹福茂事业顺利的意思,当然也想抱个大粗腿。 当家才知柴米贵,吴佳丽已经资金链断了,几乎要去找高利贷了,逮住尹福茂就是一通骚扰。 没想到,玩钢铁的都是直男,尹福茂真得给陈立东去了个电话。 陈立东问:“燕无?是那个生产‘牡丹’收音机的不?” “就是那个,不过我媳妇他们分厂不生产收音机。” “那他们做啥?” “啥都做,做晶体管、做电路板,组装仪器仪表,还在我们家附近弄了个门市,卖机电设备。” “嘿嘿,能人啊。你跟嫂子说一声,我下午去她那儿看看。” 陈立东此时就在燕京,今天他和孙婕去香山取景,拍结婚照,上山下山折腾了一个上午。 下午没事情了,年轻体力好,正好离着燕无那边不算远,那就顺路去看看。 六七十年代,结婚必备的彩礼叫“四大件”,也叫“三转一响”,“三转”是车子、手表、缝纫机,“一响”是“离不开的收音机”。 在那个经济落后、物资匮乏,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的年代,收音机就是普通老百姓家庭中的“万事通”,拥有一台收音机是每个家庭的愿望。 陈立东小学三年级那年,陈树俭花了30多块,抱回家一台“牡丹”牌收音机。 这台收音机的塑料机壳美观大方,能收到七八个电台的节目,音质清晰,声音放大后200米开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还非常省电,安上两节1号电池能听两三个月。 白天陈树俭一边听收音机一边编筐,晚上陈立春和陈立东哥俩搂着收音机听评书、听歌曲,一直到各家电台说再见。 能有机会去做收音机的厂子走一走,是不是很有情怀? 陈立东一说下午的计划,孙婕也要跟着去。 孙婕的父亲是供销社的职工,卖电器,平时还给人修理电器,换换电池、修修电路、焊焊元件。 老爷子还曾做过一个营生:组装电视! 在电视限购的年代,为了能看到电视,人们想尽了办法。 就有人弄来显像管和电路板,他再找木匠做个壳子,然后参考电视机厂的线路图,把各个配件焊到板子上,土造的电视机一样能看几个台! 老爷子还做过翻录磁带的生意,就是买空白磁带,翻录某湾湾女星的正版歌曲,也小赚了一笔。 所以,孙婕作为电器工的孩子,对去燕无考察也充满了期待。 ............ 后世有句话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吴佳丽的车间并不在燕无的原厂址,而是在三环西边一座单独的院落,主要建筑就是一栋三层加工车间。 这家厂子对外的名字叫:燕京无线电元器件厂。 车间共三层,每层大概两千多平,一层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